媒體關注 | 《老字號 共潮生》——京萬紅
近期,天津衛視頻道播出了大型系列紀錄片《老字號 共潮生》。從人文故事、品牌工藝、地域文化等不同角度切入,結合權威專家解讀和珍貴档案資料,精彩呈現老字號在近代百年的時代浪潮中,以“振興商務”“實業救國”爲理想,心中有家國,敢爲天下先,譜寫愛國與奮進的交響;也生動講述老字號在新時代如何創新發展、勇立“潮”頭。
集團旗下達仁堂、郁美淨、隆順榕、樂仁堂、京萬紅等多家老字號品牌故事在《老字號 共潮生》逐一展播。今天,讓我們一起了解京萬紅的故事。
京萬紅
京萬紅軟膏,外用純中藥油膏制劑,國家秘密技術品種。
它的身世,頗具傳奇色彩。
上世紀60年代,應越南的請求,中國政府派出成千上萬名中華兒女奔赴越南,抗擊外來侵略。中國軍醫的醫藥箱裏,急需一種治療炮火燒燙傷的良藥。衛生部將研發重任,交給了天津市工農兵中藥廠。
這家藥廠,始自1914年,原是樂氏十二世傳人樂達仁所創建的天津達仁堂制藥廠。樂達仁曾在廠內單獨設立第五車間,負責生產油膏劑、藥酒劑、黑膏藥劑三大傳統中藥劑型。可是,樂家祖傳秘方中,並無治療嚴重燒傷、燙傷的組方。于是,研發人員深潛浩如煙海的醫書、典籍,苦苦尋觅良方。此時,一個神秘的千年古方——黃連解毒膏,闖入他們的視線。
據《三國志》和《後漢書》記載,華佗曾以黃連、地榆、紫草等研成粉末,再用蜂蠟和麻油制成油膏,醫治各種外傷。此後,弟子吳普拓展組方,發明了黃連解毒膏。
曆經1700多年,吳普的後世子孫代代秘傳,仁術濟世。
得到這一線索後,天津市工農兵中藥廠的技術人員,立即趕赴安徽,尋訪到了吳氏後裔——吳香山。
黃連解毒膏,經特殊古法秘制而成。如何進行改良,從而實現規模化生產呢?
在吳香山的指導下,科研人員深入解析藥材、拆分組方、試驗藥效,曆時一年,終于研制成功。這款油膏的樣品,隨即被送往越南,用于戰士外傷的治療。活血解毒、消腫止痛、去腐生肌的療效奇佳。
1970年,取意“祖國山河一片紅”,這款油膏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——“京萬紅”。當年的廣州秋交會上,京萬紅隆重展出,一炮而紅。從此,京萬紅軟膏,享誉全國,蜚聲海外。
1972年,京萬紅被正式列爲國家戰備藥品。
曆經五十余載的發展,如今,津藥達仁堂京萬紅(天津)藥業擁有軟膏劑、酒劑、膠囊劑、膏藥等8個中藥劑型。橡皮生肌膏,古法制備,敛口生新;痹祺膠囊,聚焦風濕骨病,爭當行業領跑者。同時,京萬紅軟膏的臨床適用範圍不斷拓展。2019版中國糖尿病足防治指南,已將京萬紅軟膏外敷,列爲推薦治療方案之一。
以自然爲師,以古方爲源,面霜、面膜、口紅、潤手霜,滿蘊東方美學與本草智慧,全新上市。

津公網安備12010202000359號